2025 年 3 月 28 日至 30 日,第九届华为 ICT 大赛创新赛于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隆重举行。华南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本科生团队在此次大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2级软件工程专业的黄宇恒、黄炜壕、蒋春鸿同学组成的 “恒星工作室” 团队(指导老师:潘家辉教授),凭借作品《智启孤舟 —— 联合华为云技术和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的自闭症检测及数字化认知训练系统》荣获国家二等奖;22级软件工程专业的邱谦、杨家豪和22级人工智能专业的蔡俊杰同学组成的 “心悦智伴” 团队(指导老师:刘寿强副教授),凭借作品《心悦智伴 —— 融合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情感陪伴助手》荣获国家三等奖。
华为ICT大赛是由华为公司精心打造的面向全球大学生的年度ICT赛事,自2015年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为高校学生搭建国际化竞技与交流的广阔平台。大赛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赛事环节,有效提升了学生的ICT知识水平与实践动手能力,激发了他们运用新技术、新平台的创新创造潜能,为推动人类科技发展和助力全球数字包容贡献了积极力量。今年华为ICT大赛创新赛竞争尤为激烈,经过层层严格筛选,最终仅有54支队伍突出重围,成功晋级全国决赛。华南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在此次大赛中表现卓越,共有2支队伍入围全国决赛,并获得1项二等奖和1项三等奖,充分展现了学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教学成果与学生的创新实力。
“恒星工作室” 团队作品《智启孤舟-自闭症儿童智能筛查与动态训练系统》
“心悦智伴” 团队作品《心悦智伴 —— 融合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情感陪伴助手》
“恒星工作室” 团队的作品《智启孤舟》聚焦于自闭症儿童的早期诊断与康复训练。该作品基于脑电、眼动与表情多模态融合技术,打造了一套自闭症儿童智能筛查与动态训练系统。通过跨模态数据协同分析与实时反馈,有效突破了传统单一诊断模式的局限。系统独创的动态游戏化训练方式,结合脑波信号自适应调节训练难度,能够显著提升儿童参与干预的效果。此外,项目还深度集成华为云平台,支持家庭及医疗机构快速部署,实现了 “筛查 - 训练 - 跟踪” 的闭环管理,以科技之力为自闭症的早期诊断与个性化康复提供了精准、友好的解决方案,充分体现了团队成员对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健康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能力。
“心悦智伴” 团队的作品《心悦智伴 —— 融合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情感陪伴助手》着眼于心理健康服务领域。基于华为昇腾 AI 芯片与 MindSpore 框架开发,旨在通过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解决当前心理健康服务资源不足、隐私薄弱等问题。项目集成 ChatGLM3 - 6B 模型与 VIT 情绪识别技术,支持文本、图片输入,能够提供全天候智能对话、心理测评及认知行为疗法(CBT)工具,并结合 OH 卡探素性游戏增强互动性。团队创新采用 LORA 微调与 LangChain 技术优化逻辑,确保了服务的专业性与情感精准支持,展现了学子们对人工智能技术在人文关怀领域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成果。
人工智能学院一直以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通过课程设置、科研项目、竞赛指导等多方面的努力,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实践机会。未来,华南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我们期待更多学子在未来的学术和技术竞赛中不断突破自我,展现学院的卓越风采,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