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广东省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及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1983年招收首届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数学系),1986年1月成立计算机科学系,2004年批准建立广东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与计算机科学系合署办学,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2005年1月成立计算机学院。2013年5月,软件学院开始在佛山校区(南海校园)办学,以佛山校区的信息工程与技术系为基础,在南海校园成立新的软件学院。2021年6月计算机学院延伸佛山校区办学(学校成立工学部,其中人工智能学院是工学部成员中4个学院和研究院之一,也是计算机学院延伸南海校区办学的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与计算机学院共享学科建设、科研教学平台和师资队伍等)。2024年7月,佛山校区的人工智能学院和软件学院整合重组为新的人工智能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拥有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软件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电子信息专业学位工程硕士授权点(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等五个领域)。目前学院招生人工智能、软件工程、软件工程(中外联合培养)等3个本科专业,其中软件工程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人工智能是全国首批招生专业。
人工智能学院拥有广东省智能科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互联网+教育”云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广东三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广东省智能软件产业学院、广东省人工智能机器人教育产业学院以及一批校外联合科研教学创新基地、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等教学课程平台。学院建设有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深度学习实验室、智能感知与智能系统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实验室、大数据与云计算实验室、新媒体与混合现实实验室、嵌入式软件系统实验室、电子技术综合实验室、网络技术实验室、软件技术与Capstone实训室、大型数据工程实验室(数据与计算中心)、软件工程实作与创新开放实验室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供了优越条件。
人工智能学院现有教职员工80余名,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30多名,在校本科生200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200多名。教师中有省部级重大人才和青年人才项目获得者等。多名教师在国际、国内学术组织(学术会议、期刊、专业学会等)担任重要学术职务。学院坚持佛山校区“新工科、国际化、新商科”的办学定位,与广州校区计算机学院、汕尾校区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单位一起共建计算机学科,共建共享学科资源。计算机学科(包括人工智能、软件工程方向)办学近40年来,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科技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业绩。在人才培养方面,已为社会培养数千名计算机专业人才,其中包括国家优青、“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大学生“挑战杯”金奖获得者等优秀代表;学生集体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广东省高校“三型”党支部、全国党建样板党支部等称号。在科学研究方面,承担一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项目,多篇论文入选ESI高引用论文,取得了包括国家级优秀教材特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二等奖、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南粤科技创新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多个奖项,一批学术成果得到广泛应用。学院还与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港澳地区的世界名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形成了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的常态机制。
人工智能学院重点发展智能计算、智能感知与智能系统等计算机学科主流方向的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以及教育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特色研究方向,努力将学院建设成有若干个优势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人工智能学院。